topic-hashtag寬宏藝術 (6596)

相關推薦貼文:

avatar
2024年09月24日

分散風險的藝術:如何在風暴中穩步前行

投資市場最近很火熱,許多人迫不及待地衝進來,但卻忽略了一個關鍵概念——分散風險。這點一再被強調,卻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其中的精髓。今天,就來聊聊如何在不犧牲收益的情況下,有效分散風險。 分散風險的誤區 有些新手聽到「分散風險」,就開始每個月用三千元買入幾檔ETF,結果一年下來,總報酬率大概只有2~3%,差不多跟定存沒兩樣。這其實是個誤區,分散風險並不是讓投資變成沒有風險的遊戲,而是為了避免單一市場波動對你的本金造成過大傷害。但同時,分散風險也會讓你過度分散,影響到回報。 如何合理分散風險? 如果你每個月投資不到五千元,我的建議是不要選擇超過兩檔標的。如果資金達到一萬元左右,可以考慮選三檔,而五萬元以下則大約四到五檔就足夠了。 接下來,你要思考的是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。假設你能接受最大損失為本金的20%,那麼你就可以根據這一上限來安排你的投資組合。舉個例子,如果A標的的歷史波動範圍是5%,B標的是15%,C標的是25%,你可以按照波動率配置資金,比如A 5%、B 40%、C 55%。 區域與產業的分散策略 這裡還有一個分散風險的重點:避免投資標的的區域和產業過度重疊。像是你買了0050,又選了台積電,再加上半導體基金,這樣看起來分散了風險,但實際上全都和台積電脫不了關係。這樣的分散是毫無意義的。 所以在選擇標的時,可以從區域著手,再到產業,最後才是個別股票。例如,選了台灣大盤的ETF後,你可以搭配一些非0050成分股的金融股,甚至挑選自己熟悉或有興趣的產業股票,因為對於你熟悉的領域,你能更快捕捉趨勢與機會。 如果你偏向穩健策略,也可以配置一些債券或債券型ETF來平衡波動,甚至考慮少量配置一些槓桿型ETF(例如正2 ETF)來作為短期資金的配置,這樣可以增加一點靈活度。 在風險分散上,沒有固定的「對」或「錯」,關鍵是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,並據此尋求最適合自己的配置方案。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看法,我們一起討論、成長🔆🔆
回應 0
分享
avatar
2023年12月09日

保衛財富的藝術,在金融市場不失敗的不二法門

為了增加資產,「資產OO」非常重要! Hello!我是 CoinTurtle 龜龜 在文章開始前,先做個小測驗 你們認為資產管理、資產安全哪個比較重要呢? 如果認為是「資產管理」的人,是很典型的亞洲人 認為是「資產安全」的人,受過歐美國家的金錢教育,他們的理念是「所謂的資產,是應當要保全之物」 1. 現代人對於資產配置的迷思 生活中,不管是廣告、宣傳DM、臨櫃窗口服務、理專等等,都呼籲我們要妥善的運用資產,所以在潛移默化中,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資產管理非常的重要! 因此,當聽到別人說:「因為台灣存款利息太低,所以購買投資商品來運用資產,這樣才能對抗通貨膨脹,把錢變多」的時候,我們不會覺得不對勁,甚至是認同這些人所說的話。 在這觀念的產生下,讓人們只顧著思考如何「進攻」、卻忽略了「防守」,並且認為正確的資產配置就是這樣,結果就是大多數的人被獲利蒙蔽了眼睛,拿著不同風險的工具做比較,並選擇相對性高獲利的工具;但是,這樣的做法所產生的結果是,這些自認為做好資產管理的人終究淪為金融機構等地玩物。 2. 守護財富的重要性 「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,你存的一塊錢才是你的一塊錢」- 王永慶 財富,對許多人來說,是一個不斷追求的目標,他們可能投資各種商品,從股票、房地產到加密貨幣,希望這些投資能夠讓他們更富有。 然而,他們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,那就是如何守護他們已經賺到的財富。 畢竟,投資商品固然可以帶來更多的機會和潛在收益,但也伴隨著風險,市場波動、經濟衰退和其他不確定因素都會影響投資價值。 如果將所有的希望寄託在投資上,那麼一次不幸的投資失敗可能會導致你失去大部分財富,那麼當我們遭遇了這種狀態,我們還有多少時間、多少精力可以重新振作? 財富不會自己走來,所以要自行邁步走向它;在資產的學習,每個人所面臨的課題都不同;因此,我們應該要 DYOR「Do Your Own Research」,要自己花費時間進行研究,以免在各種的廣告與話術中迷思,造成不可挽回的結果,也正是因為每個人的狀況不同,不要隨隨便便就把別人的模式套用到自己身上,往往吃虧的只會是自己。 想要學習財商知識、需要財務健檢、探索金錢能量法則,都可以在IG搜尋「Coin.turtle」 歡迎大家來追蹤我的IG、跟著我一起邁向財富、心靈自由的人生吧!
回應 2
分享
ask發文